今日讯!传感器技术在建筑物中的7种实际应用
传感器技术可以检测环境变化,允许持续监测,并比人工工作更精确、更有效地发出异常警报。从智能家居到办公室和建筑物,传感器使企业和个人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多个新能源大基地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其中第三批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正在谋划。未来,消纳、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机制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也为经济增长和“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力。
(资料图片)
业绩亮眼多方入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已有44家光伏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34家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七成。其中,13家公司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
企业盈利强劲,光伏产业链投资火热。隆基绿能近日公告,拟107.5亿元投资建设鄂尔多斯年产46GW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拟25.2亿元投资建设芜湖年产10GW单晶组件项目。
特变电工、上机数控、海源复材、晶澳科技等上市公司此前也纷纷宣布扩产计划,增加现有产业规模的同时,加速向上下游产业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公司发力产业链布局的同时,众多跨界企业加快入场。
例如,“三桶油”不约而同地把发展新能源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公司新能源发展速度要快于预期,到2035年左右,油、气、新能源业务将实现“三分天下”。
中国海油表示将充分利用自身海洋优势,促进油气业务和新能源业务融合发展,加速发展海上风电,择优发展陆上风光。中国石化正在推进“千站光伏推广计划”,目标是到“十四五”末在全国有7000座销售终端能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
大基地建设加速落地
光伏、风电等赛道火热的背后,是今年以来新能源布局加速落子。
光照资源丰富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宁夏第一批大型光伏基地的主要布局点。在这里,宁夏电力投资集团公司2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年底建成投产。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开发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透露,目前第一批基地已经全部开工建设,装机规模9705万千瓦。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已经印发,正在抓紧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三批基地项目也在组织谋划。
与此同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确定的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两大水风光综合开发基地及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也正抓紧推进实施方案编制。
李创军介绍说,云贵川、藏东南等两大水风光综合开发基地预计新增光伏发电、风电装机4000万千瓦左右。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预计新增并网海上风电超过2000万千瓦,新增开工规模4000万千瓦左右。而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中,黄河几字弯可再生能源基地预计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过5000万千瓦,松辽可再生能源基地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
各类大基地建设的推进带动我国新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9亿千瓦,同比增长14.7%。其中,风电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太阳能发电3.4亿千瓦,同比增长26.7%。1至7月份,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773亿元,同比增长304.0%。
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业内普遍认为,“十四五”“十五五”时期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新增装机有望远超规划目标。
精准施策破解难题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既要实现大规模的开发,同时也要高水平的消纳,保证整个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李创军称。
从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8月30日发布的《2022年7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来看,今年1-7月全国风电利用率达96.1%,光伏利用率达97.9%。其中,蒙西、蒙东风电利用率降到90%以下,弃风弃光有所抬头。
业内人士建议,加快构建国家级、大规模、高比例、安全可靠的新能源供给消纳“新体系”,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认为,要建设特高压输电,加大“西电东送”,同时推动“智慧电网”“储能+新能源”来平抑风光电的间歇性以及水电的季节性。最后也不能忽略火电仍然起着支撑和兜底的作用。
李创军透露,在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同时,将建立健全绿色能源消费机制,近期正在起草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制度,今后绿色电力证书将成为消费可再生能源主要的依据和证明,也是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部署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近期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促进新能源发展。
李创军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土地和环境的支持保障,出台可再生能源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并且,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力度,研究完善深远海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对于碳达峰有重要作用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此外,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金融体系,开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设立投资基金,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可以检测环境变化,允许持续监测,并比人工工作更精确、更有效地发出异常警报。从智能家居到办公室和建筑物,传感器使企业和个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9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今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创下历史新高,在全
演讲摘要大族电机以“高性价比DD马达,共筑国产核心部件升级”为主题,全新推出采用自主研发编码器的高性价比DD马达。新系列DD马达在满足客
轻量型协作机器人可用于护理、分货机、野外和工厂,让单调的任务自动化。为了能够快速、低成本地搭建交互式服务机器人,igus开发出了新一代
9月26日,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将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实施至明年底。国内车辆购置税统一按车辆计税价格10%
合信CTH300系列CPU新增的智能Profinet从站功能如下(相关资料图)1 PN智能从站通信实时性高只需通过硬件组态和配置IO地址即可进行实时通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松下积极推进环境事业,为可持续发展助力碳中和作为环保问题的一角,已经成为当下的世界性议题,松下集团在碳排放方面也
车企给宁德时代打工?认真的吗?近期,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公开表示,“动力电池已占到我们汽车成本的40%~60%,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在“新四化”(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的行业浪潮下,自动驾驶行业迎来发展的风口期。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相
前言 PREFACE有人说:“每天有30 5对‘复兴号’动车组穿梭,不到3天就会签署一份合作协议……”自2020年起,成渝两地频频互动,正“携手”
【资料图】不负秋光,载誉而行。在这个金秋9月,北京和利时电机公司连续获得了多项行业内及龙头企业的认可,这些荣誉和奖项既是对和利时电
诺德推出新型 MAXXDRIVE® XD工业齿轮箱,适用于范围广泛的起重装置起重应用对驱动装置的安装空间有着特殊要求。诺德新开发的MAXXDRIVE®
(相关资料图)在被反复强调的“存量时代”大背景下,一、二线城市商业中心的土地面积日渐稀缺,其使用价值也逐渐提升,加上近几年城市轨道交
9月24日,越疆日照生产基地第10000台机器人下线,融合人工智能与感知交互的新一代智能协作机器人正式实现规模化量产。同时以“数智引领,柔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车辆升级速度的加快,生产线对柔性制造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传统的白车身门盖装配
基于以太网的安全I O模块可直接在机器模块处保障个人防护。这使得设计师可以缩短周期时间并利用自主装置打造机器,这些装置更易于扩展,且
目前,我国5G基站已达196 8万个,“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3100个,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深入工业设计、制造、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在促
加快推进道路照明节能改造(资料图片仅供参考)既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台达LED直流智能照明方案
西门子歌美飒宣布推出为陆上风电项目设计的可回收叶片,这一里程碑式的产品将进一步提升风电行业的可持续性,推动风电成为一个完全可回收的
近年来,三大运营商们立足于自身在5G方面的技术优势,加大与传统工控企业的合作,布局“5G+云化PLC”,力图布局并抢占智能制造市场。2020年